products
产品分类传统的人工抽检方式效率低、易疲劳、标准不一,且无法实现100%检测。YP-150ID系统通过以下方式彻的底解决这些问题:
高清成像与优异光学性能:
环形光/同轴光: 提供均匀的整体照明,用于评估锡膏的整体覆盖和大致形状。
低角度光源(或称斜射光): 这是检测锡膏高度和体积的关键。 光线从低角度照射,锡膏的侧壁会投下阴影。通过阴影的面积和形状,系统可以精确计算出锡膏印刷的高度(Height)和体积(Volume),而不仅仅是二维面积。
高分辨率相机: 搭载高清CCD或CMOS传感器,能够清晰捕捉锡膏表面的微小纹理,为后续的图像分析提供高质量、无畸变的原始数据。
优质光学镜头: 提供平坦的视野和足够的景深,确保整个检测区域(即使是带有弧度的PCB板或不平整的钢网)边缘和中心都同样清晰,避免因成像模糊导致的误判。
多角度可调光源系统(关键): 这是检测锡膏的灵魂所在。YP-150ID通常配备环形光、同轴光(COL)和低角度光源。
稳固的机械结构与精密移动平台:
YP-150ID设计稳固,有效防震,保证在测量过程中图像不抖动。
可集成或连接高精度的电动X-Y移动平台。系统可以自动快速地将PCB板的每一个焊盘依次移动到镜头视场中心,实现自动化、程式化的全检,速度远超人工移动和定位。
硬件获取图像后,强大的测量分析软件是实现“快速全检"的真正大脑。
自动图像处理与算法识别:
软件会自动定位每个需要检测的焊盘(Pad),并对其进行分割识别。
运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(如边缘检测、灰度分析、 blob分析等)来精确勾勒出锡膏区域的轮廓。
多维度参数定量测量(超越人眼):
面积(Area): 锡膏的二维投影面积是否与焊盘匹配?是否偏移?
高度(Height): 锡膏印刷的厚度是否在要求范围内?(通过阴影计算)
体积(Volume): 这是最关键的参数,直接决定了回流焊后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。体积不足会导致虚焊,体积过大会导致桥连。软件通过“面积 × 高度"的模型算法计算出三维体积。
偏移(Offset): 锡膏图案是否相对于焊盘发生了位置偏移?
形状缺陷: 是否有拉尖、塌陷、破损等不良形状?
桥连(Bridging): 相邻两个焊盘之间的锡膏是否连接在一起?
系统不仅看“有没有",更是精确地测量“有多少"。主要检测项目包括:
自动判定与数据管理:
操作员预先在软件中设置好每个焊盘参数的合格上下限(如体积:100% ± 15%)。
系统自动将测量值与标准值比对,并立即给出 OK/NG 的判定结果。
生成统计报表: 自动记录每一块PCB板的检测结果,计算良率,生成SPC统计图表(如CpK值),帮助工艺工程师监控印刷工艺的稳定性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程式制作: 对新产品,只需第一次教导系统识别所有焊盘的位置并设置参数标准,生成检测程式。之后即可一键调用。
自动检测: 操作员将PCB板放入工作区,点击开始。平台自动移动,系统按程式顺序对每一个焊盘进行:
定位 -> 拍照 -> 分析 -> 判定
实时反馈: 发现缺陷(如体积不足)立即声光报警,屏幕提示NG位置和原因。操作员可及时调整印刷机参数(如刮刀压力、速度、脱模速度等)。
数据追溯: 整块板的检测数据被保存,可追溯每块板的生产质量。
速度(Fast): 自动化移动和瞬间分析,比人工快数倍,可实现100%全检而不影响生产节拍。
精度(Accurate): 客观的定量测量,消除人眼主观误差,能发现人眼无法判断的体积、高度缺陷。
可靠性(Reliable): 避免漏检,从源头防止批量性焊接质量问题流出,提升整体直通率(FPY)。
数据化(Data-driven): 将质量管控从“经验"变为“数据",为工艺优化提供精确依据,是实现智能制造(Smart Manufacturing)不的可的或的缺的一环。
因此,山田光学YP-150ID通过其“高清成像硬件 + 智能分析软件 + 自动化平台"的有机结合,成功地将PCB焊锡膏印刷检测从低效的抽检模式升级为了高效、精准、全面的100%自动化全检模式。